圖/東方IC
  固執、瘋狂、不靠譜,還是執著、勇敢、充滿激情?當下,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通過創業來實現夢想。創業,雖然只有簡單的兩個字。但這簡單的兩個字裡面,卻蘊含了種種艱辛,嚴峻的挑戰、閃光的智慧和堅定的信念!
  由廣州市人社局等主辦的“贏在廣州”第三屆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,歷時半年已落幕。上千參賽項目過五關斬六將,最終決出2個一等獎,5個二等獎。這些獲獎的創業團隊,既有“技客區”這種已進入實體運作的大型團隊,也有“橘子排號系統”單騎闖關尚在成長的團隊;既有“烘磨坊”這種貼近生活、投資小、易落地的創業項目,也有“智慧工廠”手握專利的“高大上”技術型項目。羊城晚報記者獨家探秘這些創業隊伍,與你一道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。
  玩技客的他們
  創業最困難時沒飯吃
  蔡康永說,15歲覺得游泳難,放棄游泳,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,你只好說“我不會呀”;18歲覺得英文難,放棄英文,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,你只好說“我不會呀”。人生前期越嫌麻煩,越懶得學,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,錯過新風景。
 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的學生鐘佳旻,對這句話印象特深。她說,學習太忙,會忘記初衷。幸好還能進行技術交換。
  兩年前,剛讀大一的鐘佳旻與剛畢業的師兄閑聊,師兄告訴她,想學鋼琴,但費用昂貴,就想到技術交換:會計算機的師兄,教人學計算機技術,讓別人教他學鋼琴。
  鐘佳旻看到了商機,她組織多位同學一起,於去年創立了“技客區”,讓無數人通過這個平臺交換技能,讓人生多一種本領,實現用戶、商家、技客區三方共贏。談起創業初期的艱難,她笑著對記者說,“通宵熬夜都是常態,最艱難的時候甚至沒錢吃飯。一個人吃苦的時候你會很苦,但是只要大家在一起就會覺得再苦也會熬過去的。”
  設想變成現實,總有巨大差距,更何況是年輕的大學生。另一位技客區創始人吳軒說:“當初,我們覺得方案很完美了,但投放市場後才發現不行,要推倒重來。這讓我們非常困擾,但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市場的腳步。”
  堅持定會有收穫的。如今的“技客區”,已經形成了小小團隊,小有盈利。從2013年3月起至今,“技客區”已舉辦200多場活動。在技客區網站上,可以看見網友們羅列的五花八門的技能,如實用類的計算機、駕駛、烹飪、英語、舞蹈、唱歌、繪畫……新奇的還有算命、職場經驗和方言。
  各式各樣難以統計的技能,不管是想得到的,還是想不到的,都可以看到。當然,最熱門的還是實用類的英語、鋼琴、日語、吉他和游泳,這5項技能高居搜索榜首。
  許多人在技能交換上受益,從而願意去幫助更多的人。技能交換也在很多時候延伸出了助人為樂的美好品格。哪怕你沒有技能與別人交換,也同樣能在技客區網站上得到別人的幫助。讓我們可以不斷充實自己,完善自己,學會技能,結交朋友,懂得生活,成為更好的人。
  玩電商的他們
  帶著農民去創業
  藉著“再不瘋狂就老了”的勇氣,華南農業大學的尹然平與幾位同學一道,乘著青春的激情,於去年2月創立了廣州迅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。創立這家公司本來是要做校園周邊電子商務,但現在卻變成了帶農民創業。
  原來,創業團隊中的劉麗嫻是河源市龍川縣義都人,她深知當地很窮,希望通過電子商務,幫助當地鄉親脫貧致富,而義都鎮又是華南農業大學的對口扶貧點。學校也很支持他們的想法,借力學校的技術支持和政府的鼓勵,公司立即調整方向,專註牽手扶貧村。
  開始總是艱難的。想讓習慣了傳統擺攤賣貨的農民接受電子商務的運營方式,難度相當大。為了把更多的農民拉入項目,團隊3個月走遍廣東22個扶貧村。尹然平告訴記者:“剛開始很多農民不相信我們,覺得我們是騙子。”直到後來有了駐村幹部和地方合作社的幫忙,逐漸有合作社開始加盟平臺,項目才開始有起色。
  農民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比較低,大家耐心講解怎樣註冊電商賬號、使用支付寶;如何把自家的農產品拍照上傳到網上;演示了從訂單確認、交易到收費的全過程……尹然平和小伙伴們費了大量精力,逐步將農民們引到電商路上。項目開始至今,合作農戶已經近千戶。
  如今,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花更多的錢、時間來尋找可信任的健康食品,公司看準了時機,專門設計了可溯源系統,通過掃包裝上的二維碼,消費者可以看到生產者的姓名、產品產地、種類、生產時間、物流經辦人等詳細的信息。
  尹然平告訴記者:“很多朋友很喜歡問我們這樣的問題,一路走來,你們苦不苦?我覺得我們不苦,我們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業,帶農民去創業。”作為大學生創業者,尹然平和他的團隊白手起家,無論是資金還是人脈都算不上廣。
  過去一年裡,下基層、走山路、跑項目,尹然平與團隊成員一起,連續走訪50多個村縣,開發了50多種農產品,開拓了20多個高檔住宅小區,積累了3000多固定用戶,累計銷售額80萬元,團隊一步步的努力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。
  玩高科技的他
  由“富二代”華麗轉身“創二代”
  一項對18歲以上富二代的調查顯示,有46.4%的富二代選擇自主創業,就業比例為29.7%;剩下23.9%處於待業或無業狀態,其中37.7%的富二代不願意接手家族企業。
  吳翊,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,自小家境優越,性格開朗愛笑,愛好結交朋友,同學們都常常開玩笑地稱呼他為“富二代”、“土豪”。如今,仍在讀大三的他選擇了創業,似乎“創二代”這個稱呼對他更貼切。
  吳翊說,自己天生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,愛折騰。剛踏入大學沒多久,吳翊組織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小團隊,課餘時間大家常常會聚在一起討論研究創業項目,憧憬著能做一些事情當“老闆”。
  大二那年,機緣巧合下,吳翊結識了學校的瞿金平教授。當時,瞿金平教授正研究“聚合物動態反應加工技術及設備開發”項目,這項技術在國際上獲得過很多獎項。項目與吳翊家族企業工作相關,他表示對這個項目非常感興趣,學校支持吳翊創業,把項目技術交給吳翊團隊。
  有了技術,有了團隊,說乾就乾!2013年,吳翊成立了華辰塑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。公司致力於提供塑料加工機械整體改造服務,旨在“資源綠色、能源節約、環境友好、效益提高”。吳翊說,這個核心技術可以幫助塑料加工機械機器省電50%以上,環保節能。
  資金往往是創業者共同的煩惱,吳翊向家裡人訴說困難後,家人一致看好他的項目,非常支持他。父母從小的教育,給吳翊帶來了很多影響,“在父母眼裡我永遠都是孩子,他們總是說跌倒了沒關係,最重要的是能自己爬起來。”父母給予了吳翊很大的支持,為公司投資了200萬元啟動資金。
  大學生具有很多專業的理論知識,相比之下缺乏社會實踐歷練。短短的一年,吳翊成長了很多。他說:“我非常幸運,創業改變了我的人生。以前我覺得自己總是長不大,現在整個人像上了發條一樣,工作特別興奮,每次跑廠家都非常認真,全程都會拿著筆在筆記本上記錄,再晚都會把沒弄明白的點問清楚,才善罷甘休。經常忙到凌晨一兩點,但第二天依然很有激情、很有狀態。”
  吳翊說,創業中最大的困難,是“太年輕”,“老人會羡慕我們年輕,但我們會羡慕他們有經驗”。剛開始,吳翊帶著小伙伴去企業調研時,企業負責人都會告訴他們,“你們還是回去讀書,不要來搞這個。”對於這種技術含量高的產品,大學生讓企業負責人難以信任。吳翊沒有放棄,最終說服了企業負責人免費試用產品,漸漸贏得信任,公司也有了起色。
  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,學校及老師都給吳翊團隊很大的幫助。創業至今已經一年多,吳翊公司成員也擴大到近百人。
  ?編輯:冉丹  (原標題:激情創業,讓青春不留遺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e81vehsq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